纳斯达克市场的反弹很可能只是昙花一现。
著名市场评论家、沃顿商学院教授西格尔(Jeremy Siegel)认为,市场近期确实遇到了一些状况,但是只是内部问题,无伤大雅——简单来说,就是大背景的变化之下,经济重启相关股票的表现将占据上风,压倒科技板块和成长型股票。
他强调:
“我一直都极度看好未来九个月的行情,股市依然有足够的上涨空间。”
只不过,他看好的范围并不包括科技重镇纳指,后者周二的交易日当中猛涨3.6%,才刚刚将今年迄今为止的涨幅改写为正数。上周,该指数正式跌入了盘整区间。
西格尔警告说,未来相当时间里,更高的利率,以及对经济重启前景的乐观预期都将持续形成对成长型股票的打压。
他解释道:
“我并不认为局面会向着可怕的方向发展,二十年前崩盘的一幕在我看来根本就不可能重演。只不过,我认为未来六到十二个月时间内,表现真正超越大盘的基本上都将是非科技股票。”
在当下的环境当中,西格尔更青睐那些将从利率上涨当中获益的股票。
他强调:
“在我看来,长期债券利率还将进一步走高,在这种情况下,那些所谓价值型股票就将因为其股息收益率而受到更多人的青睐。有些人认为长期利率的上涨势头就将到此为止,我并不这么认为。”
西格尔重申了自己2021年“超级大反弹”的预期,他依然相信道指今年将涨至3.5万点,这一目标较之周二创纪录的收盘点位还高出了10%。
“我们即将目睹相当长时间以来最火爆的经济增长。”
泡沫呼声越来越强,美股会再次崩盘吗?
泡沫,泡沫,泡沫!
目睹着从比特币到新股,万物皆大涨的奇特景象,越来越多的华尔街专家们都高声发出了警告,他们宣称,大量清晰的证据已经出现,显示金融系统已经走到了大规模重置的边缘,也许2000年和2008年那样的大崩盘不久后就会重演。
传奇投资人格兰瑟姆(Jeremy Grantham)认为,局面甚至比前两者还要糟糕,市场的下一步变化,其可怕程度完全可以和1929年大崩盘相提并论。
全球最大对冲基金桥水的创始人达里奥则说,虽然当前的局面还没有2000年,以及2008年至2009年崩盘前夕那么可怕,但是正在高度趋近那样的地步。
上周,美股市场果然遭受了不小的挫折,许多曾经在疫情笼罩下的2020年高飞远举,价格膨胀了一倍甚至两倍的明星股票,都惨遭滑铁卢,这就使得宣称泡沫很快就将破灭的人底气变得更足了。
可是,真的是这样吗?不错,股市较之疫情爆发后的去年3月谷底已经累计上涨了大约80%,而比特币价格上涨了近五倍,特斯拉股票价格上涨了近八倍,市值相当于排名其后的十家全球大车厂的总和,再考虑到全球各国政府为了支撑经济,使其免于疫情的毁灭性打击累计支出了近20万亿美元,人们提出关于泡沫的疑问是再正常不过的反应了。
不必说,还有特殊目的收购公司(SPAC)的疯狂,甚至到了NBA球星“大鲨鱼”奥尼尔(Shaquille O'Neal)都有了自己的SPAC的地步。
只不过,资产价格的上涨,如果单单只有其本身,还不足以成为泡沫。自从互联网泡沫2000年破灭以来,寻找和预言泡沫似乎已经成为了一个小小的行当。
如果不相信,不妨去查阅一下谷歌搜索引擎的历史记录:“股票泡沫”或者“股市泡沫”的搜索在2000年后突然猛增,至2005年达到顶峰,之后虽然略有减少,但是依然都保持在2000年之前所未曾见到过的水平。
某种程度上说来,围绕着泡沫的发现、预测和警告,本身也已经形成了一种泡沫,当然,这也恰恰说明,这些预言当中的绝大部分都落空了。
大约一年前,美股于疫情爆发前夕见顶时,也曾经有不少人预言过市场必须经历一轮盘整了,虽然之后美股果然大跌,但是主要原因在于疫情,并不能证明之前那些预言的可靠性。大跌之后当然总有反弹,只是去年3月开始的反弹实在是太过强劲了,强劲到哪怕最乐观的观察家也难以预测到。
那些能够在互联网和远程办公经济下获得繁荣的行业,与那些被疫情折磨,甚至摧毁的行业之间差距进一步拉大,也使得资本与劳动力之间的鸿沟越来越宽。
这些现实在股市当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在疫情之年当中,科技板块的整体涨势要比能源或者必需消费品板块高出四倍还多。在零售领域,这一比较的发现更加触目惊心,Nieman Marcus等老牌实体商家纷纷破产,而线上零售商却成为了明星——Etsy、Farfetch,当然,还有亚马逊。
过去半个月以来,美股市场出现了狂野的抛售行情,波动急剧抬头。
许多曾经预测过泡沫破灭的熊派趾高气扬,一副“我早就说过,你们为什么不相信”的样子,但是实际上,本轮抛售的真正导火索完全和他们说到过的基本面问题无关,而是源于长期利率的迅速上扬,源于市场参与者的通货膨胀和利率预期的改变。
许多股票遭到抛售,并不是因为自身业务或者宏观背景出现了什么利空的变化,相反倒是由于经济层面的利好消息——疫情有望比预期更早结束,联邦支出的数以万亿计的资金将成为强劲的支持,消费者在漫长的忍耐后终将走出家门,开始大笔消费,推动商品价格和通货膨胀走高。
不过,无论如何,人们现在依然有足够的必要性去研究那些被预言了的所谓泡沫是否会破灭的问题。首先,哪怕最优秀的“泡沫猎手”,在时间问题上也可能会摔跟头。
比如早在1998年,当时的联储主席格林斯潘就发出了非理性繁荣的警告,但是如果有投资者那时就听从了他的建议,卖掉自己的股票,就将错过那时之后大约两年内的巨大回报。
如前所述,单单价格高企是不能构成泡沫的,泡沫的要义在于高度的投机狂热,而这一点在当今的市场环境当中还算不上太明显。当然,泡沫的气息还是可以嗅到的,比如奥尼尔的SPAC(顺便说一句,奥尼尔的理财记录其实比许多专业经理人还要出色),比如最近围绕着游戏驿站股票上演的闹剧……
然而,既然说股市泡沫,就必须从集结着大约4000只股票的美股市场整体着眼。虽然少数投机色彩浓烈的股票确实涨势惊人,但是大多数股票其实都涨幅有限,甚至还是下跌的。
与此同时,所谓估值也要相对地看,就好像被游戏迷追捧的稀缺版本索尼Play Station,原本就要比普通游戏操控平台值钱得多。
美股市场上的多数企业,其成长速度都要超过美国经济的增长速度,如果你希望你的自己的投资获得成长,那当然应该选择这些股票,而不是选择收益率几乎赶不上通胀率的美国国债。
泡沫论之所以该受到质疑,还有一个原因在于,太多人确定泡沫存在的理由其实只有一个——股价在上涨。要知道,怀疑主义和悲观主义历来就是欣快症的死敌。现在,哪怕是不少富人,也都将多到罕见的资金配置在了现金部位当中,这本身就说明他们对未来高度不确定。
美国普罗大众从来不是股市的主要推手,这些人近期以来都在拼命储蓄,似乎自己正生活在大萧条时代,而这正是因为,他们觉得事实可能正是如此。
与此同时,那些一直以来的主要推手,即高收入阶层,他们也在持有更多的现金。储蓄账户新增资金存量去年达到了2万亿美元,使得总量来到了5万亿美元以上,超过了2009年的大衰退时期。
这些资金未来是否会投入股市,人们不得而知,但是至少在当下,如此巨量现金的存在恰恰说明,大家的情绪绝非欣快症,而是高度谨慎。
其实非要说泡沫或者破灭,近期以来一些迅速的抛售行情其实已经起到了类似于迷你泡沫破灭的作用。曾经的市场宠儿特斯拉,股价在2020年飙涨,而之后短短几周内便从接近900美元的高点一路跌到了650美元之下。Peloton从150美元跌到105美元。
在很多类似的明星股票身上,20%至30%的跌势已经成为了家常便饭。结果就是,近几年以来,市场其实一直在持续目睹迷你泡沫的形成和破灭,后者似乎已经成为了一种常态,而并不会影响大盘整体叙事的走向。
单单之前几周,就有一系列曾经的疫情期间明星股,如Zillow和Peloton都下跌了超过30%,哪怕苹果和亚马逊这些巨无霸,股价也从2月初的高点下跌了近20%。
如果有人恰巧是几周前才买入这些股票,那么他们的感受无疑就像大盘泡沫破灭了一样,但是事实上,这段时间内,整个大盘只是下跌了几个百分点而已。
那么,再过几周呢?也许局面会天翻地覆,但也许局面会重新回到2月初的样子,一切都不可知。不过,人们可以确定的是,处在一个怪异时期的金融市场总是具有怪异的弹性的,而这一点在可以预见的未来都不会有任何改变。
那些泡沫观察家们,乃至于那些正确地捕捉到了资本与劳动力之间鸿沟的经济学家们,都可能因此而深受挫折……
不过,单说当下,真正清晰可见的泡沫其实只有一个,那就是判定存在泡沫,并预言其将破灭的观察家的庞大人数本身——要做空大盘,还不如做空他们。
本文来自腾讯美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