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 资讯

如何看待央行MLF的政策取向

2021-08-25 19:41:42 浏览:

本文来自新浪专栏意见领袖,作者王永利


8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当日开展6000亿元1年期MLF(中期借贷便利)操作(对8月17日MLF到期的7000亿元大部分续作,其中1000亿元收回不再续作),利率为2.95%,保持连续15个月不变。

这样,MLF在7月缩量3000亿元后,8月再度缩量1000亿元,累计缩减了4000亿元。央行之所以对MLF实施缩量操作,是因为7月15日实施的“降准”已对存款性机构释放出上万亿元资金,银行通过MLF向央行融资的需求相应减弱。

当然,考虑到银行缴税和扩大信贷投放的资金需求,央行仍在7、8月份分别续作了1000亿元和6000亿元的MLF,以保持市场流动性处于合理充裕状态,维持稳健货币政策的连续性。

但是,8月央行MLF的操作还是存在超出市场预期之处,主要是:

今年5月以来,商业银行1年期同业存单加权利率已降至一年期MLF操作利率下方,到7月降准后倒挂幅度加大至20个基点以上,反映出金融市场流动性比较宽裕。

所以,市场预期在7月MLF缩量3000亿元之后,8月MLF仍将缩量3000-4000亿元,即续作量为4000-3000亿元,以避免流动性过于宽松以及市场利率倒挂幅度过大。但8月实际续作6000亿元,超出了市场一般预期。

当然,也有人认为,央行在8月仅缩量1000亿元,续作6000亿元,属于加大流动性投放,势必推动MLF降低利率,进而推动LPR(贷款基础利率)降低,实现降低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的目标。

但8月央行1年期MLF的利率并没有变化,仍保持2.95%的水平,商业银行1年期同业存单加权利率倒挂幅度进一步扩大到30个基点左右,并使8月20日公布的1年期LPR也继续保持3.85%的水平不变。这也超出了不少人的预期。

那么,到底应该如何看待央行8月的MLF政策取向?

MLF是中央银行面向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等,以国债、央行票据、政策性金融债、高等级信用债等央行认可的债券作为合格质押品,提供期限为3个月、6个月、1年的中期货币拆放。

中国央行于2014年9月推出MLF操作,到今年7月末MLF余额已达51000亿元,8月操作后余额为5万亿元,全部为1年期的。MLF已成为非常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MLF的利率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中期政策利率作用,成为LPR报价的基础,进而对银行贷款利率产生影响。

1年期MLF和LPR在2020年4月降低到2.95%和3.85%之后,一直保持不变,体现出央行保持货币政策总体稳健(稳字当头),统筹稳增长与防风险,不搞“大水漫灌”,严控金融风险,注重定向性、结构性小调微调的工作总基调,以及在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基础上,尽可能保持央行政策利率稳定,扩大市场操作利率(如同业存单利率)变化的灵活性和弹性,鼓励金融机构优先向同业而非央行融资,充分发挥市场调节作用的政策取向。

基于上述判断,预计在没有重大市场变化情况下,央行近期降息的可能性很小,MLF利率作为最重要的中期政策利率有望继续保持不变,相应的,LPR也将继续保持稳定。

当然,这并不代表金融机构同业拆借或存单利率也保持不变,而​​是允许其根据市场资金供需变化灵活调整。这也不排斥央行根据需要适度扩大MLF规模甚至再度实施降准。

在这一基础上,将继续推进信贷结构调整,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使资金更多流向科技创新、绿色发展,更多流向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促进实际贷款利率下行,小微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