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 资讯

巴西央行实施2003年来最大幅度加息,承诺下次会议再加100基点

2021-08-05 16:28:12 浏览:

本文来源于新浪财经和中国商务新闻网,金十数据整合报道

巴西央行实施了2003年以来幅度最大的一次加息,并承诺9月会议上再次加息100个基点,因该国经济重启和严重干旱推升了市场对明年通胀仍将高于目标的预期。

巴西央行周三决定将Selic利率上调1个百分点至5.25%,符合彭博调查的41位分析师中39位的预期。另两位经济学家预测巴西央行连续第四次加息75个基点。巴西央行在政策声明中写道:

“在下一次会议上,委员会预计将进行同样幅度的调整。未来政策步骤可能会调整到确保实现通胀目标。”

巴西央行是全球范围内货币政策最激进的央行之一,自3月以来已累计加息325个基点。但是,随着地方政府解除剩余防疫限制,价格压力正日益上升,迫使央行下更大力气设法让明年通胀达到目标。

Banco Bilbao Vizcaya Argentaria SA拉美策略师Alejandro Cuadrado在利率决定公布前表示:

“在巴西,通胀驱动因素包括食品价格和干旱这种气候危机的影响。巴西是该地区唯一一个(利率政策)真正激进的国家。”

分析称,美元超发已经蔓延全球,新兴市场正咬牙迎战。在加息与不加息之间,世界经济冰火两重天。

7月23日,俄罗斯央行如期将基准利率提升100个基点至6.5%。值得注意的是,这次加息幅度也是2014年卢布危机以来最大的一次。

在本次加息后,俄罗斯央行年内已经加息四次,共225个基点。这四次加息的原因如出一辙:希望以此阻止国内通胀持续攀升。据官方统计,5月份俄年化通胀率为6%,6月份则升至6.5%,高于监管部门的预期,且接近过去5年的峰值。​​

7月14日,智利央行以全票通过的形式批准加息25个基点至0.75%,这也是该国自2019年1月以来首次加息。智利央行预期今年该国经济增长将达到9.5%,同时通胀也将超越2%~4%的政策目标。

6月24日,墨西哥央行出人意料地将基准利率上调了25个百分点至4.25%,以应对政策制定者此前称之为“暂时性”的通胀飙升。

6月16日,巴西央行上调基准贷款利率75个基点至4.25%。为了抑制不断上扬的通胀预期,这已是巴西自今年3月以来连续第三次加息。

日前捷克央行行长表示,捷克央行应该在8月5日的政策会议上再次加息,之后可能会继续收紧货币政策。

但以美国、欧洲、日本为代表的发达国家仍秉持极度宽松政策,由此刺激国际市场大宗商品和农产品价格从去年4月以来大幅上涨,加上今年全球极端气候频现,让新兴市场承受很大的输入性通胀压力。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7月初曾表示,如果美国提供更多的财政支持,那么这可能会进一步增加全球通胀压力。但7月29日美联储公布的利率决议显示,美联储仍将按兵不动。正如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强调,加息依然是一件遥远的事情,并认为未来几个月美国通胀还将走高。

美国作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以及美元作为国际第一大流动货币,美国通胀持续走高必然传导到全球市场。IMF在7月初的一份报告中称,其他国家面临着大宗商品和食品价格持续上涨的压力,尤其全球粮价目前正处于2014年以来的最高水平,这使得数百万人面临粮食不安全的风险。

从美元源源不断流入市场,推动全球大宗商品和农产品价格攀升的路径看,美国越是秉持宽松政策,全球越是面临通胀压力,尤其对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而言,输入性通胀也是水涨船高。除了新冠肺炎疫苗接种率的分化之外,通胀也是导致发达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分化明显的一大因素。

在7月27日的最新报告中,IMF将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今年增速预测下调了0.4个百分点至6.3%。IMF认为,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面临疫情恶化和外部金融环境收紧双重冲击,经济复苏或将遭受重创,并拖累全球经济增长。

与此同时,IMF将今年发达经济体的经济增长预测上调0.5个百分点至5.6%,其中对美国、英国、加拿大和意大利的预测显著上调,法国和德国保持不变。

发达和发展中地区经济分化日趋严重的后果,必然导致不同地区间的矛盾加剧。在后疫情时期,这又反过来进一步扩大发达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差距。从历史经验看,每一次人类大危机都是一次贫富差距扩大的加速剂,全球新冠疫情危机也不会例外。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