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于券商中国
7月1日晚间,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一同发布2021年上半年业绩预告。
中国石油预计,2021年上半年净利润较去年同期增长750亿元至900亿元,对应的净利润区间达450.14亿元至600.14亿元;中国石化上半年净利润则有望达到365亿元至385亿元。据此计算,“两桶油”上半年合计净利润最高可接近1000亿元。
国际原油价格持续上涨推动了“两桶油”的净利润上升。从市场分析来看,原油仍有望维持较高价格。
去年4季度以来,大宗商品价格持续走高,推动周期品企业利润水涨船高。包括钢铁、化工、有色等行业企业的半年报纷纷大幅预增,但是业绩能否推动股价继续攀升,研究机构分析观点有着显著分歧。
“两桶油”净利润爆发式增长
中国石油7月1日晚间公告,经公司财务部门初步测算,按照中国企业会计准则,预计2021年上半年实现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实现扭亏为盈,增加人民币750亿元至900亿元。
去年上半年,中国石油亏损了299.86亿元,以此计算,中国石油的净利润区间为450.14亿元至650.14亿元。
同日,中国石化在业绩预增的公告中表示,经初步测算,公司2021年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为365亿元至385亿元,较2020年同期实现扭亏为盈,增长约人民币594亿元到614亿元。
油价上涨成为业绩增长的核心动力。
中国石油表示,2021年上半年,受世界经济复苏所带来的需求增加影响,国际原油价格同比大幅增长,同时国内经济继续保持稳步增长势头,油气产品市场需求大幅改善。
公司紧紧抓住宏观经济复苏、油气产品需求增长、原油价格回升的有利时机,坚持创新、资源、市场、国际化、绿色低碳五大发展战略,持续优化生产经营,深入推进提质增效,大力加强全产业链成本费用管控,公司大部分油气产品销量和价格均同比增加,经营业绩同比以及比2019年同期均大幅增长。
不过,中国石油的业绩增长还有一部分是受到子公司昆仑能源有限公司顺利完成管道股权转让交割的影响,从扣非净利润上来看,中国石油上半年实现的归属于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增加人民币680亿元至820亿元,对应扣非后的净利润约为380.14亿元至520.14亿元。
在业绩推动下,“两桶油”近期股价表现也是不错。
中国石化最新的收盘价为4.33元,较年内低点增长了约16%。
中国石油股价表现更突出,相对年初低点已上涨近40%,而且其股价上涨基本集中在5月份以来的时间里。
从市场分析来看,油价有望继续维持高位,预计未来2~3年油价有望维持在60美元/桶以上的中高水平。
中信证券分析师王喆表示,历史上3轮油价超级周期均对应全球主要经济体的工业化进程和需求持续高速增长,此轮油价进入超级周期的基本面基础不存在。
但在未来2到3年,美国页岩油企仍有望维持严格的资本纪律,全球常规油气受2014年以来持续低资本开支拖累,增产潜力不足,随着需求逐步恢复到疫情前水平并持续增长,尽管2022年起流动性或将逐步收紧,但预计在未来2到3年,供应偏紧的基本面格局有望支撑布伦特油价中枢维持在60美元/桶以上的中高水平。
周期股业绩惊喜不断
事实上,去年4季度以来,大宗商品价格持续走高,推动周期品企业利润水涨船高,钢铁、化工、有色等行业半年报纷纷大幅预增。
以钢铁行业为例,鞍钢股份预计盈利48亿元,同比增长约860%,基本每股盈利0.510元,公司以超过8倍的业绩增速成为目前A股钢铁板块的业绩增速王者,即便是全市场,目前也仅有热景生物等有限几家公司可以超越。
除了鞍钢股份以外,本钢板材、首钢股份、太钢不锈、华菱钢铁等业绩增幅也都超过了500%。
化工行业也是中报预增的“大户”。比如,多氟多业绩预增1619%~1937%,远兴能源业绩预增1585%~1714%,*ST辉丰上半年业绩预增1341.17%~1548.04%。
上周,攀钢钒钛发布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2021年半年度归母净利润4.5亿元~5.3亿元,同比增长426%~519%。对于业绩增长原因,攀钢钒钛表示,钛白粉市场处于强景气周期,钒产品市场持续向好,钒钛产品价格和销量同比均实现较大幅度增长。
银河证券在中期策略中指出,
石油石化、煤炭、有色金属、钢铁、化工等行业的黄金期是2002年到2011年,是当时深度受益于城镇化和重工业化的高成长行业。2012年进入了去产能阶段,行业表现长期低迷。
经过八九年的低资本支出阶段,加之全球疫情再次实施了全球去产能,叠加碳达峰碳中和抑制了大公司增加资本开支的动力,相关板块进入了十年来的最强供需友好阶段,堪称8到13年等一回。
目前的航运是2008 年至今13年熊市后的最强一年,船舶制造依然处于爬坡期,距离2007年巅峰为时已久,石油、煤炭等采掘业距离行业巅峰有较大距离。
股民的收益能否持续飞?
产品价格大涨,企业业绩暴增,但是对于很多个股来说,业绩并不等于股价,投资者能否从周期股的业绩上赚到更多的钱?
从分析师的研究来看,中银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王君目前持续看多周期股。去年11月29日,王君的研究报告中表示:
商品资本双循环,A股有望迎来循环牛,拥抱大周期行情。
今年的5月21日,他又发表研究报告《重估大周期》,指出全球大循环背景下,全球经济复苏与再通胀将是2021下半年宏观与市场交易的主旋律,周期股有望迎来估值扩张机会。
在6月28日的一份研报中,王君又表示:
“社融增速温和收敛的背景下,盈利估值性价比将会成为扩张后期市场下结构性行情的主要矛盾,因此中期视角下低估值顺周期板块的性价比优势将会逐步得到显现,继续看好有色、化工、大金融等低估值板块的配置机会。”
不过,也有一些分析对于周期股的表现会相对谨慎。
申万宏源研究副总经理、首席策略分析师王胜不久前接受券商中国记者采访时表示:
“借鉴2017年的经验,PPI见顶之后,周期的盈利能力还能在改善一段时间,所以2021年周期股盈利能力可能是逐季度改善,但是周期股不一定高增长就高股价,那是消费股的逻辑。”
王胜表示:
“周期股的问题是,一是过不去政策顶,二是过不去需求顶。一旦政策收紧预期确认,周期股的顶部区域就将确立。”
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日前也表示:
“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已经接近尾声,下半年预计会维持高位震荡,且随着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和供求关系修复,年底或将迎来拐点。”
李迅雷认为,以美国为例,其消费需求的增长可能低于预期,劳动力短缺与消费透支或在经济复苏中相互“拉扯”。这将意味着美国在三季度可能同时面临生产端恢复缓慢与消费端的较快走弱。二季度美国通胀出现高点之后,通胀水平或高位缓释,全年通胀或在美联储预期水平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