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 资讯

诺奖得主霍尔姆斯特姆:拜登百日新政或成全球通胀导火索

2021-05-11 18:33:08 浏览:

美国近年由于经济总需求不足,尽管货币超发推升了资产价格,但是宏观经济一直存在通缩的隐忧,经济学家们担心的由于货币超发导致的通胀风险迟迟没有到来。

然而,美国拜登政府上任短短百日,通过数万亿美元的财政刺激和取消传统能源供给等激进政策,已经大幅推升了工业原材料和商品价格。拜登政府的“罗斯福新政”对世界经济意味着什么?

政治经济学教授、哈佛学者于泽携手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与2016年诺奖得主,麻省理工大学Bengt Holmstrom霍尔姆斯特姆教授,讨论了全球经济深切关注的一些问题。

1,美国引发并向全球输出的通胀风险到底有多严重?

拜登政府上任百日以来,国会已经批准了3万亿美元的财政刺激方案。拜登总统近日大力推动他提出的2.3万亿美元的基础设施投资方案。如此庞大的政府支出,将以美联储发行货币和提高税率来为政府提供融资。在这个预期下,通货膨胀的风险有多严重?

通货膨胀这个问题对于我们经济学界来说都很困惑。我属于传统的经济学派。如果政府发行了足够多的货币,除非美国政府用其他的方式把超发的货币从流通中抽离,我认为通货膨胀最终一定会到来。

关于通胀的严重程度的预期,我们要有几点考量。

首先,超发的货币数量越大,理论上,通胀的风险应该随之增大。货币的流通速度(velocity)是另外一个因素。如果货币的流通速度很慢,货币的数量本身就不会有那么大的破坏力。

目前美国和欧洲经济体的情况就属于高发行量,但低流通速度。实际上西方经济体的很多货币目前都留存在美联储和其他中央银行的账户中,这些货币并没有真正流通到个人(或企业)的账户。所以我们看到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尽管西方各经济体都在大量的超发货币,由于货币流通的速度慢,在两个因素叠加后,一直没有引发通胀的风险。

其次,通货膨胀在刚刚出现的时期,我们应该认为是良性的。毕竟我们(西方发达经济体)长期以来一直非常担心通货紧缩的风险。西方主要经济体一直在使用零利率,甚至负利率的政策环境,以抵抗通缩的风险。从这个意义上说,初期通胀的出现会成为经济的一种解脱,比如说在通胀达到2%或者稍稍以上的时候,其实是健康的。

再次,关于美国的通胀,目前经济学家最大的困惑还来自于市场对于通胀的预期。

联邦通胀保值债券(TIPS)在正常情况下,会由市场对未来特定时期的通胀做出预期。TIPS是一个美国联邦债券衍生的指数工具。当你将它与同期联邦债券的利率相比,可以推断出通货膨胀的预期。TIPS的利率尽管有所上扬,但仍然很低。从这点上看,目前市场并不认为会出现大幅的通胀。

最后,我们要考虑如何最终摆脱通胀。

我们最终能够摆脱通胀风险的唯一方法,就是通过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增长来消化大量的债务和货币超发。经济出现了比较健康的增长后,央行可以提高利率,逐步将货币退出流通体系,这是摆脱通货膨胀风险的根本方法。

2,拜登政府的“罗斯福新政”可能将美国经济的系统性风险带入临界点

我认为美国的一大问题是拜登总统的经济刺激计划会带来经济过热。经济预期与实际产出存在缺口,但经济产出会进行自我调节。

目前拜登政府的经济刺激政策,无异于对现有的经济风险火上浇油。

一种可能是,拜登总统目前的经济刺激计划是一次性的刺激方案,之后会停下来,这样也许不用过度忧虑。但同时,另外一些人则担心,市场会期待政府对经济持续的刺激政策。如果市场有这样的预期的话,一旦政府不再刺激经济,经济可能会再次面临崩溃。

所以目前对于美国宏观经济的走向,存在各种预测,高度不确定。

3,拜登新政带来的经济风险,是否会比2008年更糟糕?

这种财政刺激带来的风险,主要就是担忧不可控的通货膨胀和资产泡沫的出现。资产泡沫或许已经存在了。一旦出现系统性的金融风险,这当然会很糟糕。但我不认为会比2008年更糟糕,应该不会。

与2008年相比,美国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更加健康了,金融监管更加健全了。

但是金融系统的某些部分是我们是看不到的,各种各样的金融工具在2008年后层出不穷。

一些使用的金融工具往往是隐蔽的,就像2008年引发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子银行系统。

当时的金融体系并不知道影子银行的规模,它的结构的脆弱性等等。金融监管当时担心很多显见的系统性风险,突然间,实际上是影子银行体系崩溃了,这种看不到的风险是监管无法预期的。

今天我们仍然在担心很多经济体系可预期的风险,但很有可能就是我们看不到的一些金融工具会再次带来金融体系的崩塌,这种风险是我们无法预期的。

所以情况可能有多糟糕,我们只能以我们目前已知的对经济体系的认知做出判断。

4,美联储主席认为最大的金融系统性风险来自于网络安全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最近的讲话中提出美联储面对的最大的风险不是通货膨胀,而是网络安全。

新的分布式账本技术具有一种天然的抗网络风险性。数字分布式账本意味着它(数据)是分布式的,如果一个分布的节点被摧毁了,所有来自那个地方的数据都消失了,但是数据还会分布在其他很多节点上。

我觉得数字化的分布式账本技术可能来得正是时候,以解决国家金融体系的网络安全问题。

5,世界应对美元贬值和美元信心的风险

美联储作为全球美元体系的最后贷款人,具有双重责任。它不仅要为全球金融体系提供充足的流动性,同时也要保持美元的币值稳定。

各国庞大的美元储备需要建立在美元能够保持其购买力的信心基础之上。美联储超发了这么多美元,世界是否会对美元失去信心?

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上世纪美国在某种程度上把世界货币体系搞糟过一次。尼克松总统时代,美国宣布脱离了金本位制,为世界货币体系带来了很大的冲击。

是的,世界上的其它国家应该对美元的货币地位感到担忧。

美国自身处于一种优势地位,因为总的来说美国发行的债务都是美元债,我们知道,当今世界是一个美元本位世界,全球贸易的60%都是用美元结算的。美国本身并不担心美元的购买力的问题,但世界其他地方需要担心。

但是美元今年年初还在走强,主要是由于美国的经济复苏和经济刺激政策的影响,所以货币问题很复杂。

如果设想美元的信用体系有一天会崩溃,全球资产得有个可替代美元的归属。就好像如果发生了银行挤兑事件,现金需要放在一个可以替代银行的地方保存。这也就是说世界要出现一个比美元更安全的价值储藏工具。

现在美元还没有真正的竞争对手,但有一个潜在的竞争对手,就是有些人在谈论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特别提款权(人民币拥有10.2%的份额)。但我对此表示怀疑。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突然开始印自己的货币,创造自己货币的流动性,以降低对美元的依赖,这不太可能发生,更像是一种设想。

6,“去美元化”已经是大势所趋

欧洲一直公开地讨论减少对美元的依赖。非常有可能的是,美国可能同样希望世界减少对美元的依赖。

从某种意义上说,美元为全球投资提供了避险手段,这并不是一件完美的幸事。作为全球的中心货币,美国就像一家保险公司。

瑞士与美国的货币体量无法相比,但是当人们开始大量在瑞士存款时,瑞士央行开始购买其他货币,以保持瑞郎的汇率。当然,这最终是不切实际的,因为这对于瑞士人来说是非常昂贵的做法。

美国觉得全球的美元本位体系是力量的象征,但真正研究货币的人士会说,这不完全是一件好事,它带来了很多责任。

7,美国是否会推出主权数字货币?

当脸书试图推出天秤币(Libra) 时,美国政府高度的警惕,基本上等同于扼杀了天秤币的出现。每一个成功所带来的自身的弱点,就是它不会主动进行自我革新。

在某种程度上,我想美国一定会推出主权数字货币。美国在主权数字货币上的立场是什么?

政府对数字货币的态度发生了很大变化。几乎大家都认可,未来世界将会有数字货币,问题只是他们将采取什么形式出现而已。

美国财政部和美联储最近都讨论过主权数字货币的设想,这将是一场激烈的政策讨论。

但如果两年前问他们,这两家机构甚至都没有兴趣研究数字货币,他们现在在做研究,这本身已经是思维方式的重大转变。

8,在未来的世界里,我们是否还需要商业银行?

您讲到在未来,你和我作为个体,将可以直接与中央银行进行交易,那么我们将不再需要商业银行作为金融媒介了。

我们把传统的银行体系称做双层系统。这样做的原因是央行自身没有能力单独决定货币应该流向何处,谁应该获得贷款,谁应该得到资金。

商业银行及其分支机构等是中央银行的代理人。他们有流通和分配资金的权力,他们要为此交付一定的费用,但这使商业银行处于特殊的地位。他们可以得到低价的货币,以行使其作为央行代理人的职责,来分发货币。

在某种意义上,商业银行最终是为了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谁会知道应该把钱投在哪里,如何分配货币等等。

现在的情况是,越来越多的贷款活动已经脱离了商业银行体系。美国一半的抵押贷款实际上是在批发抵押市场进行的,现在很多贷款已经不是通过银行体系了。

未来金融资金的获取渠道会与目前的传统银行分配体系很不一样。虽然变化不会很快,但是金融科技正在挑战传统的银行体系,银行业将不得不转型,这一点是很清楚的。

9,中国经历了40多年的不凡的经济增长和发展,在未来的15年里,中国试图进入高质量的经济发展新阶段。如果在众多经济选项中选择一个重要的突破口,您认为中国经济应该首先突破哪个领域?

中国一直把经济问题处理得很好。中国的政府官员是非常有智慧的,应该是我一生见过的最聪明的,且受过良好教育的技术型官员。

我认为这与中国长久以来的制度设计有关,学而优则仕,中国最优秀的人才会选择进入官员体系,这对中国产生了有益的影响。

我来自于西方,对我来说,中国未来经济应该继续深入市场化改革,这是我们的教育告诉我们的。但过去20年的经历同样告诉我们,其他的经济模式可以发展的非常好,中国发展得非常好。

中国在过去40余年不断的缩短了与西方经济的差距,中国借鉴了西方的经济模式,借鉴了西方的一些思考,对比了西方的创新,中国也把大量优秀的人才送去西方接受培养,然后把人才带回中国。所以在我看来,中国正在接近世界经济的前沿,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的引领者,而不再是追随者。

历史表明,一旦经济走到了世界经济的前沿边界,经济增长速度会放缓,生产效率增速会下降,而不会再持续保持曾经的高增长速度。

提升生产效率将是一个挑战,解决生产效率的问题,核心是创新。但这不会很快得到解决,因为西方也一直无法解决这个难题。

我认为数字时代将推动人类经济的前进,这不仅仅是对于中国,而是对于整个世界,经济的快速数字化是有历史关键意义的。

本文来自新浪专栏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