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瑟夫·斯蒂格利茨——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前世行首席经济学家、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教授——日前接受采访时表示,他不仅认可与支持拜登总统提出的4万亿美元基础设施支出计划,还预计在基建领域的大举投入将帮助美国打破过去20年来的低增长困境。
斯蒂格利茨指出,1.9万亿美元新冠救济计划与接下来的“重建美好” (Build Back Better) 计划相结合,意味着美国“有充足的条件回归更为正常的经济状态”。
“过去20年来,我们一直处在不正常的环境当中,陷入了一个糟糕的均衡陷阱。经济不平等意味着人们没有需求,需求不足意味着没有投资,这令我们陷入了一个非常糟糕的恶性循环。我乐观地认为,(基建计划)会为我们开启强劲增长的新阶段,也将更加平等。”
美国的经济增速自2000年以来一直徘徊在2%左右,平均年增长率2.1%,相比之下美国历史增长率的平均水平接近4%。对于增速下滑是债务增加、经济不平等加剧、投资下滑或其他可逆转趋势的结果,还是仅由人口老龄化和自然因素所致,经济学界争论不休。
斯蒂格利茨认为,如果拜登提出的基建计划成功立法,“这会让经济迅速升温”。
“我们会进行财政支出,把钱花在教育上,花在托儿所上,花在各色资本开支上,不是把钱交给少数富人,而是把钱给到真正需要花钱的人。这将创造更多的需求,进而给人们更多的信心去投资。”
斯蒂格利茨还指出,新增的投资意味着美联储可以适度回滚其非常规货币政策,让市场恢复正常运作。
“我们现在正跨入一个新世界,其基本特征是财政政策的王者归来。随着复苏道路的逐步稳固,(央行资产负债表的)支持将变得不那么重要,退出也会变得更加容易,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会回到更为常规的货币政策,利率水平会回归正常。”
采访中斯蒂格利茨还表示,他并不认同近来部分经济学家和市场参与者提出的通胀过热的潜在担忧。
前美国财长劳伦斯·萨默斯近日在华盛顿邮报上发表社论,警告可能出现“我们这一代人所未见的通胀压力,给美元价值和金融稳定带来严重后果”。但斯蒂格利茨认为,眼下对通胀的担忧“肯定不成熟”而且“完全没必要”。
“我认为他(萨默斯)并没有真正想清楚自己在说什么,因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一直面临着国家和全球层面的总需求不足。因此,无论是《美国再投资法案》还是新的基建法案,都有很大的空间来提振需求,使我们回到一个更为正常的世界,结束总需求不足的状态。讽刺的是,他自己也曾反复强调‘长期停滞’,而这其实就是总需求不足。”
斯蒂格利茨还指出,鉴于美国的经济不平等程度如此之高,即便通胀水平出现跃升,在平抑通胀方面美国仍具有独特的优势,不仅美联储可以提高利率,国会也可以在不冲击中低收入人群的前提下提高税收。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像我们这样一个严重扭曲不平等的社会,具有一点优势,我们可以通过只对那些所得超过40万美元的个人以及企业征税,来增加巨额财政收入。正是因为有这么多财富集中在顶层人群,让我们有很大的征税空间。”
本文来自智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