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 外汇

系好安全带!鲍威尔记者会无论怎么说,市场或都面临巨震

2021-03-16 17:16:54 浏览:

  美联储将于美国当地时间周三发布政策决议以及季度经济展望报告,此后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还将出席记者会发表讲话。由于近期以来美债收益的走高令金融市场出现异动,美联储政策决议所透露出的系列政策信号正格外受到瞩目,因而在此之前,投资者谨慎情绪令本周开盘以来金融市场暂时波动受限,但分析师已经猜测,一旦美联储政策措辞水落石出,那么无论其怎么表态,恐怕都会在市场上掀起一波惊涛骇浪。

  事实上,考虑到当前美国经济加速复苏,市场利率抬头的大背景,美联储宽松行动还能坚持多久正在格外受到关注,因此在周三政策决议后的记者会上,鲍威尔一定会被问及与美联储的购债行动及利率政策相关的问题,而他届时无论释放出宽松还是收紧的信号,都会在市场上引发相应的连锁反应,并在多米诺骨牌效应之下被逐级放大。虽然,事先已经考虑到这一点状况的鲍威尔将会尽可能地使用相对模糊的措辞,以避免过度刺激市场,但却无法阻止投资者对其过度解读和脑补。

  在此种背景下,如果鲍威尔明确提及会适当遏制债市收益率上行一事,那么国债收益率将应声回落并带动美股走强。反之,如果他回避这一前景甚至给出明确否定信号,正如本月早些时候出席公开活动讲话那样,那么债市收益将迎来新一轮飙升,同时股市也会再度遭遇重挫。

  对此,贝莱德集团全球固定收益资产首席投资官里德(Rick Rieder)指出,对于鲍威尔周三的记者会讲话,大家必须竖起耳朵听清他的每一个字,因为市场完全可能因为一句话就出现惊天波动。如果鲍威尔选择不发表看法,对于市场而言也将是一个强信号,而如果鲍威尔明确地发表了新观点,那么对于市场而言将是更强烈的刺激信号。

    因而,无论如何,本周三的美联储主席记者会都会变得“异常刺激”,而如何与市场投资者有效沟通同时维持市场稳定,对于美联储而言也已经成了难题。由于投资者届时将会过度解读鲍威尔所说的每一个词,金融市场“三月惊变”行情可能一触即发。

  当然,行情方向的主动权仍在鲍威尔手中,他届时的措辞将帮助市场投资判断美联储还需要过多久才会缩减其购债行动规模,以及之后究竟到什么时候才会把政策利率从当前的“零”水平开始向上调整。与此同时,美联储发布的决议对当前经济环境的定性评估,以及季度报告中的未来经济与利率政策前景的定量分析,也已经是投资者当前迫不及待想了解的核心市场指引讯息。

  多数分析人士猜测,美联储官方的预测报告中仍将显示零利率政策会延续到2023年底,虽然其内部确实会有鹰派声音要求甚至在2022年内就加息,但那将远不是主流声音。因而,美联储政策措辞的基调将仍是乐观中带有谨慎,一方面承认经济状况确实出现了好转,另一方面却又强调继续维持宽松政策的必要性。然而,考虑到一季度以来美国经济环境确实明显回暖的大背景,美联储的措辞基调确实会些许转向积极,而这已经足以推动金融市场录得连锁反应。

  里德也指出,一直以来,在宽松政策问题上,美联储都在试图“小心驶得万年船”,但眼下,美联储却已经到了必须就下一步量化宽松(QE)措施与利率政策的走向和公众投资者摊牌的时候了。这位专家指出,在向市场传达政策信号与真正开始行动之间,美联储必须给大家都留足充分的回旋时间。所以,本次政策决议后,市场能够解读出的信号料将于美联储将于今年9月至12月间开始缩减当前高达1200亿美元的购债规模。此后美联储可能会在2022年逐步上调短期利率水平,虽然其眼下尚不会透露出任何在2023年之前上调联邦基金利率的计划,但是最终这一前景预估将会在水到渠成的过程中被修正。

  但里德指出,无论如何,美联储都必须直面市场的沟通呼求,不能再遮遮掩掩,其措辞越是含混不清,市场的躁动情绪反而就越难平息。因为,各界当前对经济、就业和通胀率预期的修正已是有目共睹,而美联储如果此时在与之配套的利率政策前景上却仍已不变应万变,很容易就被一眼看穿。事实上,在一些机构已经预测美国2021年经济会反弹增长7%的大背景下,美联储要是完全没有任何试图缩减流动性供给力度的想法,反而才是一件奇怪的事。

  业内其他分析师也指出,在整个市场都已经计入了政策趋紧前景,而美联储却仍在表面上装作无动于衷的状况下,投资者才可能萌生更多失望和不信任情绪。因为,如果美联储在当前不发出把宽松水龙头关小的初步信号,就更有可能在未来面临政策“急刹车”,而那才是金融市场所最忌惮的状况。

  因而,如何与市场有效沟通又不致于引发过度行情动荡,就成了当前美联储的棘手难题,在此状况下,美联储最有可能的政策逻辑,还是一边告诫投资者称,债市收益率上行是经济复苏过程中的正常、合理、积极现象,另一方面则又承诺会在必要时阻止市场利率过快上升。而在此过程中,市场会有怎样的第一时间反响,在当前却确实已经成为了悬而未决的重大不确定性事件。因而,债市、股市汇市投资者都已在本周伊始减仓轻装上阵,以求降低曝险敞口。